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仁济医院建于1844年,是上海开埠后第一所西医医院。医院目前由东西南北四个院区和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组成,是一个学科门类齐全,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东院区位于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内,于1999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占地86,875m2,建筑面积207,740.74m2;西院区位于黄浦区中央商务区内,毗邻外滩,占地7,811 m2,建筑面积39,014.83 m2;南院区位于闵行区浦江镇,于2012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2020年10月20日整建制并入仁济医院,占地50,055 m2,建筑面积82,590 m2;北院区位于巨野路灵山路,占地6,744m2,建筑面积17,553.82m2,于2013年7月全面启用;肿瘤所位于斜土路,总建筑面积7,523m2,由癌基因与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流行病学研究室、十一个相关的研究课题组、辅助部门公共服务平台与《肿瘤》杂志编辑部组成,于2010年10月与仁济医院正式“院所合一”,2019年完成整体转隶,目前由市教委委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管理,具体事务由仁济医院负责。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发起并主管、经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以“守护生命与健康,红十字救在身边”为使命,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具行动力、最具创新力、最具影响力的基金会”,宗旨是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致力于改善人的生存与发展境况,保护人的生命与健康,促进世界和平与社会进步。2008年、2013年、2018年连续三次在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中获评"5A级基金会"。 2010年、2015年、2021年连续三次荣获民政部授予的“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截至2022年,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累计公益支出超过100亿元人民币,人道救助和人道服务覆盖群体超过1000万人次,先后荣获7次中华慈善奖,共有8个公益项目获奖,包括:红十字天使计划、中国红行动、嫣然天使基金、春雨行动、小天使基金、“心拯救,一包药”、“新站·新健康”博爱卫生站、字节跳动医务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等项目。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获得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创建模范机关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四红旗团支部”等称号。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是首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SGS全球社会组织对标审核双重认证的基金会,获评“中国红十字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年度透明基金会”“自律透明奖”“年度榜样基金会”“公募基金会公众影响力榜”第一名等多项荣誉。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位于珠江口东岸,机场距离深圳市区32公里,是中国境内集海、陆、空、铁联运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国际空港。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于1991年10月正式通航。通航以来,深圳机场航空客、货运业务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客运方面,2003年,旅客年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正式跨入全球百强机场行列。2007年,旅客年吞吐量突破2000万大关,跨入世界最繁忙机场行列。2013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大关。2016年,年旅客量首次突破4000万人次大关。2019年,首次迈入 5000 万大关,达到 5293 万人次,全球排名跃居第 26 位,增速在全球前30大机场排名第二位。货运方面,2011年3月,深圳机场被世界权威货运杂志《Air Cargo News》授予全球“年度最佳货运机场”奖。2015年,深圳机场货邮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吨,正式迈入了货邮百万吨级机场行列。2019年,货邮吞吐量达到 128 万吨,全球排名第 23 位,增速在全球前30大机场排名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