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西华师范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46年,发轫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国立东北大学。抗战初期,东北大学内迁至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在川北有识之士倡议及川北三十六县十盐场支持下,依托东北大学的川籍师生在三台原校址创建了私立川北农工学院。1949年私立川北农工学院与著名墨学专家伍非百先生创立的西山书院共同组建私立川北大学。1950年学校迁至南充市,与川北文学院合并组建公立川北大学。1952年学校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等高校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学校一分为二,部分迁往成都,留在南充的部分更名为南充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升格为南充师范学院,1964年历史系又从成都整体迁回南充,1989年恢复“四川师范学院”校名,2003年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积淀形成了“勤奋、求实、敬业、创新”的校训。

浙江图书馆是国内创办最早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总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是国家一级图书馆,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杭州藏书楼,1903年杭州藏书楼扩充改建为浙江藏书楼,1909年浙江官书局并入,成立浙江图书馆。1911年接收管理文澜阁及《四库全书》。1912年孤山路馆舍白楼落成,为我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专用建筑之一,1913年作为总馆开放。1931年大学路馆舍落成,1932年正式开放并定为总馆。1937年抗战爆发,总馆迁至南田镇(今属温州市文成县),文澜阁《四库全书》迁至贵州地母洞等地。1945年底迁回复馆,以孤山馆舍为总馆。1951年接收著名藏书家刘承幹捐赠的南浔嘉业堂藏书楼(今湖州市南浔区)及藏书。馆名几经变更,1953年确定使用“浙江图书馆”为馆名。1998年曙光路馆舍总馆开放至今。2008年增挂“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牌子。2015年成立首届理事会,实行以理事会为最高决策和监督层的管理体制。

衡阳师范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湖南省直属普通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1999年3月,衡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衡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衡阳师范学院。2001年2月,湖南省第三师范学校并入。学校坐落于王船山(王夫之)故里、蔡伦家乡所在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衡阳市,地理位置优越,北望南岳衡山,南接奔腾湘江,京广铁路、武广高铁、湘桂高铁、京珠高速、衡枣高速、衡邵高速、衡炎高速等环绕四周,距高铁衡阳东站2公里,距南岳机场20公里。学校办学历史肇始于1904年创办的湖南官立南路师范学堂,百余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恽代英、张秋人、蒋先云、黄静源、黄克诚、江华、陶铸、张经武、张平化、张际春、曾希圣、唐天际、周里、盛荣华、杨旸、汪瀛、樊芬芳等是我校校友的杰出代表。